古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节选)
李白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云山
杜甫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
【注】①写于公元756年,屏风叠,在江西庐山下。②济代:济世。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世”为“代”。③写于公元760年作者寓居四川成都时。④神交:梦魂相交会。形容思慕深切。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诗体现了时间的变化,诗人先写过往之经历,再写此时心绪,最后写未来期许。
B.杜诗体现了空间的转换,诗人身在蜀地遥望京师,京师音断故而详叙蜀地之漂泊。
C.这两首诗与黄庭坚的《登快阁》,都有“鸥”这一意象,但表现的情感截然不同。
D.李诗换韵恰切,杜诗对仗工稳,这两首诗共同展现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不同美感。
16.这两首诗都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诗人对战乱时局的态度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C  C项,“表现的情感截然不同”错误。李白和黄庭坚的诗歌尾联,都运用“鸥”这一意象,表达了渴望归隐的情感。

16.【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态度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李诗第1、2句以比喻写出时局的变化,表现出对时局的关切之情;第3、4句表面上写自己没有才华无法济世,实则使用反语,表现自己内心的不平;最后两句是写自己想要远离时局,过自由放达生活的隐逸情怀。杜诗写自己与京师音信全断、作客蜀地思念故乡,这都与时局战乱有关;诗人既挂念京师(朝廷)又心系亲友,表现出心系家国的忧国忧民之情。

答案:①两人都表现了对时局的关心。李诗首联“割鸿沟”“扫秋叶”写出了叛军侵占地方之广和为害之烈;杜甫对云山而望京师,体现了对朝廷的关心。②李诗还隐含着激愤、洒脱的矛盾心境。“吾非济代人”使用反语,表现渴望济世却怀才不遇;尾联又表现出远离时局、心向自由的旷放。③杜诗重在表现自己寓居蜀地,漂泊孤苦而又心系家国的忧国忧民之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练习
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九月十日即事》《骊山绝句》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送窦司马贬宜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赠徐安宜》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古风(其四十八)》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三山望金陵寄殷淑》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上吟》《去蜀》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战城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子夜四时歌·秋歌(其三)》《子夜吴歌·秋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关山月》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谢公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落日忆山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诗词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