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作文中心 >>高考满分作文 >>上海卷 >>

2024届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及优秀范文(2篇)

[2024届春考作文]
原题呈现: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以综合开辟创新之路 (一类)
有人认为对已有知识的综合不会产出新的内容,故不是创新,我认为不然,对已有知识的综合也是一种创新。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就是将过去很多知识整合,形成相架,找到联系,达到形成合力的思维。创新则是产出新方法、新思想,新发明的活动。
已有知识中会蕴含未知,在使用上也会出现新领域,综合往往能开辟通往未知之路。知识本身不是一成不变,就人们将经典力学与成果技术综合,需要对其增添限制,丰富了该知识进行拓展,同时知识之间密切联系说明人类可以已有知识探索未知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已有知识会适用于全新领域,综合就在已知走向未知中发挥导航作用,弓领人们用已有知识走进全新领域。
综合能创造新知识、新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综合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通过综合,人们能构建起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将知识梳理成结构,这同样有巨大的创新价值。数学中综合产生新方法的例子不胜枚举,将代数方法引入几何的尝试创立了解析几何,成为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而编篡类著作的创新也体现于此,尤其是史学,在综合使用历史方法和收集历史知识后,如何编排结构、叙述历史、视角认识都蕴含创新,读者在阅读时也会获得高低不同的认识,因而综合是创新的重要方式。
任何创新都需要综合,综合形成结论,是进一步发散进而创新的基础。人类产生知识不是凭空而来,经验的总结,方法的挑选等,都必须使用综合,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知识体系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很大程度上,人类通过综合至发散再到综合的过程,获取新知,创新思维也是综合使用发散、综合、联想等一系列思维方法得以运转。世人使用头脑风暴法产生许许多多新的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只有综合才能找出可行性,使之变为现实。
中国古代一直重视综合思维,编纂前代的史书,修文明产生至令的知识汇总,如《永乐大典》也是瑰宝。
人们很多不认为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但史学汇编等主动综合的事总需要人做,并非只有异想天开的新技术才算创新,综合也能产生令人惊奇的结果。
启蒙永远在路上
①创新,往往是提出新的观念、创造新的事物,抑或是对现有事物有全新的理解或者独特的改造。要判断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否是创新,要看是否产生了新见解或新改造,是机械的堆砌、叠加还是有创造力的重组、整合。比如汇编作品如果有汇编人自己的新想法,就可以享有自己独立的著作权,来保护他的创新成果。如果缺乏新的见解,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则不是创新。例如网上大量的剪辑视频,只是画面和声音的叠加,而没有带来新的情感和思想震撼。
②诚然,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的基础。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可否认,牛顿的科学创新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基础上,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的知识成果都是牛顿成就的基石。
③然而,对已有知识的综合,也可能成为创新的阻碍。这里要引入皮亚杰的认识心理机制,人们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认识机制。一是同化机制,外部客体与已有思维中的符号吻合,就可以被人的认知结构同化。二是调适机制,外部事物无法与原来思维框架中的任何概念匹配时,主体必须对自身的认知结构进行调适甚至改组,才能适应认识客观世界的需求。
④面对西方的强大军事实力和丰硕的科学成果,晚清士大夫错误地运用了同化机制,对西方异质事物进行强制性附会,用已有的知识“术数”来称呼科学,而“术数”本是表征阴阳灾异、天文历算的方术之学,与西方的物理学、化学完全不同。士大夫综合已有的知识,用古老的概念来响应异质事物,不知不觉中作茧自缚,自信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任何创新的东西需要他们费尽心智去重新认识。
⑤为何士大夫不愿意对自身的认知进行调适改组,获得创新的认知?根本上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动摇自己心中根深蒂固的大前提,不愿经历精神上的震动与不安。他们的思维是以某种先验的信条和原则来作为前提,再演绎出针对具体问题的判断尺度和取舍标准。他们不敢运用理性进行创新,他们的认知尺度不是来自独立的思维和归纳判断,而是来自于“尧舜周公孔孟之道”的圣人之学。中世纪的西方也是这样的思维,认为真理只不过是上帝的理想天国在人间的投影。
⑥启蒙运动的口号如康德所言,勇敢、公开地运用你的理性。人们开始摆脱传统、宗教等一切权威的束缚,打破自己的认知结构,运用调适机制认识世界,创新出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人文社科思想和科技文明成果。然而,打破已有知识的窠臼,走出愚昧的洞穴,走向光明后,人们却感到“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陷入了意义迷茫、无所依归的现代性困境。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那彻底反省后的生活难道是能够承受的吗?
⑦这时我们不妨综合已有的知识。无论是认为走出洞穴是摆脱愚昧,走向光明,还是认为奔向的不过是另一个人造洞穴,你误以为看到了阳光,其实照耀你的不过是人造的日光灯。这两种看法都肯定了启蒙是一种出走,它永久性地改变了人们对洞穴的理解,我们不再能够像出走之前看待自己,看待我们的洞穴性。即使走出洞穴后不一定是完全的光明,但对洞穴性的自觉仍然是启蒙的重大突破,这个突破无关于进步与否,而是另一种可能性。
⑧运用理性进行创新不是启蒙精神的全部,而是发现生活可以是另一种样子,或者说是多元性的事实和开放性的重建。如果说蒙昧是人类的必然经历,那么启蒙就是人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终极关怀。综合已有知识,推演出全新理论的牛顿是一种启蒙;摆脱已有知识的窠臼,勇敢运用理性也是一种启蒙;综合启蒙初期的伟大成就和现代性的荒诞困境,反思启蒙也是一种启蒙。而这也正是启蒙的创新意义,启蒙永远在路上。

    
相关资料

  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优秀范文:文明之跃
  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作文题汇总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做勇于探索的人
  2024届上海市高三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名校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年上海浦东新区名校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始于好奇,成于热爱
  202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优秀范文(4篇)
  2022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高分作文
  202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5月模拟)语文试题
  上海市2023届高三语文5月三模综合练习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2